专业的短链接生成工具
链接域名
短网址有效期
社交类产品如何用产品+运营手段,提高用户活跃和留存?
更新时间:2025-5-6 20:06:45 作者:爱短链
并非所有这类产品的粘性和使用频率都像微信一样高。
必须需要一些高频功能来提高工具产品的保留率。
毫无疑问,社区模块可以提高用户的保留率,我几乎没见过其他产品的保留率高于社区。
支付宝做圈子的时候,最大的圈子(信用生活圈、信用卡朋友圈等。
)是我经营的,第二天可以保留98%。
在蚂蚁财富讨论区,第二天保留率达到60%,月保留率达到80%以上。
当然,社区的运作非常困难。
目前,中国这一领域的专家并不多。
今天,我们将讨论如何使用社交产品 讨论操作手段,改进用户和保留。
除社区外,还有哪些功能点可以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和留存率? 提高用户活动和保留率的关键是添加一些高频用户场景社区无疑是一个高频使用场景。
此外,您还可以考虑以下产品形式: 一、游戏化小工具 2013年左右,国外也有类似的产品。
我忘了我的名字。
我在中国没有这样做,但这个概念是有意义的。
事实上,它类似于当年的快乐网络,如增加类似的产品,如快乐农场、支付宝上的蚂蚁森林和蚂蚁庄园,以及一些国际象棋和纸牌休闲游戏。
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不能增加重型游戏,比如网络游戏。
原因很简单。
网络游戏的粘性远高于社交和社区产品。
当你访问这些产品时,大量的社交和社区用户会流入游戏,缩短用户的生命周期,加速用户的疲劳。
为什么这么说?2008年,我在猫扑玩游戏。
当时的策略是希望社区用户也能玩游戏,游戏用户可以回到社区。
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当社区用户去游戏时,他们根本不会回来。
他们被批量吸收,因为游戏更容易让用户上瘾。
当他们回来时,他们的兴趣几乎被消耗掉了。
他们已经没有玩社区了,然后用户直接丢失了。
原本玩游戏的用户根本不会出来,每天都玩得很开心。
因此,低粘度产品不能接入与其粘度差距过大的产品,就像吸血鬼一样,最终被吸干。
2.一些培养用户习惯的活动产品 可以打卡、抽奖、猜测、投票、测试、征文、答题、晒圈等。
前提是增加互动,增加用户每天来的概率。
比如打卡可以做成连续打卡、积分或者福利的活动形式。
同时也可以参考拼多多、花猪、瑞幸咖啡等活动形式,即通过老拉新、邀请帮助等方式增加用户分享,增加用户使用频率。
当然,做活动需要一定的费用作为支持,可以权衡。
3.通过内容增加保留和粘度 前提是需要添加大量有趣、高质量踏实地的内容。
这取决于你的用户属性。
根据他们的兴趣和偏好,增加用户喜欢的内容,如母亲,可以增加情感、婆婆和儿媳、娱乐、食物、育儿等,因为母亲会对这些内容非常感兴趣。
当然,如果你有自己的社区,你可以提取社区中的一些高质量内容并将其发送到内容中feeds这样可以解决一些内容不足的问题。
2、如何构建语音产品的人才框架,更好地促进用户产生高质量的内容? 人才框架,可以参考我之前的玩法。
主要分为两块,一块大V,一个是人才。
大V是业内有影响力的专家,有一定的粉丝。
人才是平台上从普通用户发展起来的草根人才。
光头大V不好,因为内容不一定脚踏实地,光有人才是不好的,因为不能形成影响力。
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大V: 1.一是直接从市场上已经有一定数量粉丝的人身上挖掘。
比如你可以定义5000粉丝(你可以自己定义)。
以上是大的v,你可以直接去新浪微博、抖音、快手等邀请,添加私人信息,想要微信,一个接一个地谈论。
毕竟,你做一个微信公共平台是不现实的。
即使你这样做了,它也可能不起作用。
此外,当你为你制作产品时,花椰菜很冷。
2.一是从达人中提拔,即粉丝达到5000以上,可以升级为大V,很快就会到来。
大V和达人只是图标上的显示方式不同。
从操作角度看,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用户积分和等级 它是根据他们输出的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设定权积累积分,包括文件数量、评论数量、表扬数量、评论数量、分享数量、收集数量等。
这样,用户级别就出来了。
你可以参考淘宝专家的等级设置,并且有一些公共文件。
你可以检查一下。
2.用户评估和激励 根据用户的有效核一次,并根据用户的有效产出给予相应的激励。
这是基本逻辑。
3、kol的培训 这是十个操作中九个半会被忽略的问题。
您可以每周为业务和内容安排一些培训,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生产符合平台要求的内容。
四、活动、任务 根据平台的需要,引导他们输出你需要的内容,比如以主题征文活动的形式 5、其他 以上你先试试,其实具体操作,都是一堆细活。
3、如果你想朝着内容支付的方向迈进,你应该尝试什么? 我觉得内容付费是后面的事。
如果你养好了社区和用户,用户基础就大了,可以考虑。
付费内容的产品形式有很多,包括图形、视频、课程、书籍、音频、直播、问答等。
一开始,你可以从一个模型开始尝试。
关键是找到一个适合你的。
这可能不是现场直播。
你不必跟随潮流。
具体来说,你可以做用户研究,看看用户对哪种产品形式最感兴趣。
有几个要点: 1.从一种模式开始,在尝试下一种一个模式。
2.我们需要从一些平台的主要用户开始。
说白了,就是拿一些标杆用户,让他们先发财,别人才会跟风。
3.开始付费点不需要设置太多,慢慢加就行了。
4.平台可以提取一定的佣金。
没什么尴尬的。
毕竟,平台也需要成本。
5.需要铺设产品 操作,否则一定做不到。
6、做内容,做社区,核心总是抓住人。
用户无法实现自我操作,您不是微信,微信也不能作为标杆对象。
在我看来,任何内容和社区产品都无法实现用户和企业的自我操作。
7.坚持做是最难的。
-END- 特别说明:本网站的主要目的是收集与互联网运营相关的干货知识,为运营伙伴提供便利。
本网站收集的公共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用户的贡献,这并不意味着本网站同意其观点,也不对网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