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短链接生成工具
链接域名
短网址有效期
根据AARRR模型,谈一谈APP运营
更新时间:2025-5-17 18:04:57 作者:爱短链
编辑导语:AARRR漏斗模型,又称海盗模型,解释了实现用户增长的五个指标,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获取和维护客户的原则。
在本文中,作者对其进行了梳理AARRR应用于模型理解APP看看运营中会有哪些新的观点。
在这个社区读了这么多文章后,我最近开始了成长黑客。
在阅读之前,为了提高我的思维能力,让我纸上谈兵:AARRR模型谈APP运营。
整篇文章的结构框架如下: 一、用户获取 目前市面上app用户获取渠道很广,但大致可以概括为广告获取和老用户推荐裂变两种。
1. 广告获取 1)渠道选择 投放广告时要慎重选择投放渠道,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渠道也演变得多样化。
微博知乎小红书等媒体平台垂直领域的大领域V,由于他们的粉丝/观众有一定的标签特征,匹配产品的推广效果往往很好,但这些产品更多的是商品而不是互联网app。
微信字节和其他官方广告平台,除了高价格没有缺点,这些大平台使用大数据,给广告商个性化的用户筛选维度,如你可以选择目标用户的年龄范围、性别、个性偏好等,通过这些条件筛选广告接触用户更有可能是你APP留下来。
在投放广告时,还需要定期检查和比较各渠道用户的质量,适当筛选和比较各渠道的广告效果,以寻求最高的广告收入。
2)广告文案 广告的文案决定了用户是否正确app对于感兴趣的关键因素,图文广告需要简洁地表达产品的主要功能,以吸引目标用户的注意。
请细品吸引目标用户的注意力这句话。
如果一个产品推广广告炒作了产品推广,但真实情况并不令人满意。
当大量用户因为这个广告涌入时,他们对卸载和丢失感到失望。
最后,这不是一个空的竹篮。
产品吗?owner还会停留在用户注册量高的虚荣心上吗? 一款电商app推广广告说用户注册成功可以得到100元!但是礼物是app100元优惠卷,或10张10元,必须满200元才能使用。
现在市场上有无数的广告在玩这样的文字游戏。
这个广告确实精致地展示了产品的核心功能:便宜的折扣,但当我高兴地下载和注册时,我以为我可以找到宝藏,白嫖。
,但是这套优惠卷的使用说明打了我一巴掌。
这时,我觉得自己被骗了。
我已经有几家电子商务公司了app前提是不卸载过年! 当然,如果你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广告,结果完全相反了:这个app普通广告的推广效果不好,而有奖励诱导的广告,用户注册量飙升了好几倍。
此时,即使用户损失了很多,我相信最终留下的用户也不会很低,只是影响了品牌形象的声誉。
适度蹭热点的广告方案也能达到很好的推广效果,有选择的蹭,不要蹭任何热点。
2. 推荐裂变 1)积极分享(用户忠诚度) 用户主动分享也可分为炫耀和推荐两个原因。
例如,当我玩和平精英吃鸡时,我会点击分享按钮与我的好朋友分享,以炫耀我的游戏实力,以免他经常嘲笑我玩的菜,炫耀抓住用户的虚荣心。
当我喜欢一个小而漂亮的P图软件时,我可能会向一个喜欢拍照的朋友推荐。
在这个时候,我真的认为这个app很好。
我希望它也能帮助我的朋友。
建议抓住用户的分享欲望。
有时候推荐和炫耀很难分开。
比如在微信阅读完《平凡的世界》系列书籍后,我和一个曾经在我面前提到过这本书的同学分享了我的阅读成果。
这个时候是推荐还是炫耀? 如果你想提高用户积极分享的次数,促进用户养成分享的习惯,你需要控制那些可以让用户产生炫耀和推荐的场景,几点app共享入口设置在相应场景中,无形中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2)被动共享(活动操作) 用户的被动分享主要来自于奖励的吸引力,比如淘宝双11的建筑,拼多多的砍刀等等。
在过去的两年里,淘宝双11的建筑猫活动受到了批评,被用户嘲笑太复杂,特别是肝脏,奖励有点小。
诚然,我也认为策划这种复杂的活动很烦人,用户体验也不好,但不排除他们想把淘宝双十一购物的习惯深入到尽可能多的人的生活中。
想象一下,对我来说,淘宝双十一可能不会做类似的活动。
我也会在双十一买很多东西,但总有一些人可能没有购物计划。
正是因为他们朋友的分享,他才跟风。
这可能是活动的预热效果,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形成全国购物狂潮。
举办活动吸引用户参与分享,用户参与活动的程度与奖励对用户的吸引成正比,所以在这方面owner要把握好用户心理,同时也要考虑投入成本。
二、用户激活 我所理解的用户激活是指让用户活跃在我们的产品上(略显粗糙的理解)。
主要是核心功能的体验和第一印象。
1. 体验核心功能 新用户进入app他会先做什么? 目前市场上除了一些工具app对于游戏产品,其他互联网产品基本上不需要大量枯燥的引导,新用户可以轻松上手。
那么新用户会做什么呢?他们打开了app注册后的第一步是什么?owner他们想要什么? 以新浪微博为例。
对于一个刚刚注册的新用户,他有各种各样的选择。
他可以发送微博、刷微博、查看热门搜索列表或编辑个人信息。
然后我想如果我是一名产品设计师,我更喜欢用户刷微博和发送微博,我希望用户能参与这个庞大的信息社区。
这可以很好地解释,当我下载并安装抖音打开时,我看到的是一个短视频,而不是登录系统。
事实上,这些细微的差异在这里并不明显。
我也认为在这个例子中登录后看视频是不同的吗? 不同的是,在我的印象中,我知道抖音是什么,但如果它是一个奇怪的App然后,我提醒我登录获取权限。
出于对个人信息的敏感性,我自然会选择退出和返回。
这时,它失去了像我这样的高贵用户。
2. 第一印象 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会有第一印象。
虽然古语有云,人不能长相,但第一印象决定了我是否对你感兴趣,是否想继续与你沟通。
人与产品也是如此。
第一印象可以是品牌影响力/声誉,用户打开产品的第一页,产品广告的画面。
三、用户保留 为什么用户会继续使用你的产品?我将从主动和被动两个维度开始。
1. 主动 在产品设计之前,将进行需求分析和市场研究。
这两个步骤决定了您产品的用户属性。
什么样的人会更喜欢我们的产品?大学生还是职场老鸟?三四线家庭主妇还是一二线外向青年? 用户主动选择您的产品的最大原因是产品的功能满足了他的需求。
五力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五力模型是一种分析企业现有竞争力的方法,以抖音为例,产品满足用户需求作为竞争力的表现): 现有竞争产品在同一行业缺乏竞争力视与抖音相比) 潜在竞争对手进入的门槛不低(爱奇艺与抖音相比)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不强(太多就不说了)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有限(大平台,内容创作者的议价能力低) 消费者议价能力有限(大平台,消费者议价能力低,注:抖音用户与平台之间没有强烈的议价关系,可能对抖音广告有更多的反应) 拥有一批用户后,需要根据用户反馈和市场环境及时更新迭代,以保持产品的强大竞争力。
(数据埋点-用户行为数据分析-产品优化-灰度测试-关注竞争产品) 2. 被动 被动使用产品的原因可分为利益吸引和被迫: 1)利益吸引 通过奖励机制激励用户app这种情况是最常见、最适用的用户操作增强用户粘性,是最常见、最适用的用户操作模式。
目前,互联网产品中随处可见游戏化运营。
美团饿了么的浇水果游戏可以在浇水成熟后免费获得一份水果;支付宝种树养鸡。
为什么游戏操作如此受欢迎?我认为游戏有一定的成瘾效果。
也许用户最初玩浇水果/种树养鸡是为了得到免费的水果/树,但用户坚持了一段时间呢?日常/情感/社交(支付宝高级用户了解)。
2)被迫 因工作、生活等必须配合使用的产品,如一些家长手机上的钉子、企业员工内部打卡等app、至于一些G端产品,比如B端SASS因工作原因也需要使用,但不应分为被迫使用,因为SASS产品还满足了企业员工对工作场景的需求。
四、用户转化 目前,广告和增值服务主要用于互联网产品的用户转型。
1. 广告 1)主动点击 为什么用户要主动看广告?一定是看完之后有所收获,奖励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急缺。
eg1: 想用百度网盘下载2G当软件安装包急需安装和使用时,我发现没有打开会员的下载速度是10kb,预计将在50多小时内完成。
此时,有一个按钮提示查看30个部分s视频可享受5分钟VIP快速下载,观看视频后下载速度高达10m/s,预计三分钟后结束。
eg2: 我开了一个月的爱奇艺VIP会员们,在最后一天的最后一个小时,正在看《烈火涅槃》第40集,但当我想要下一集时,我发现会员们没有权利继续观看,我不想为剩下的两集开放一个月VIP。
这时弹出一个弹出窗口,字符显示亲爱的用户,你愿意看一段180s视频换取一小时会员吗? 如果你是我,你会主动看视频吗?用户主动点击广告,反映了场景的紧迫性和奖励的吸引力。
2)被动 还有一些强制性的广告,比如广告app开屏广告、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内容广告、朋友圈广告等。
被动意味着无论用户如何看待,这些广告都会显示出来。
这些广告对用户体验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流氓广告,故意设置错误的关闭符号来诱导用户点击。
当然,也有一些影响很小的广告,如微信时刻广告,以类似时刻的图形格式显示,可以削弱用户对广告的敏感性。
2. 付费增值服务 增值服务是什么? 假设企业为游客打包了一个孤岛,普通用户手动划船从陆地到孤岛,VIP用户乘坐企业快艇到达。
为了使旅游景点受欢迎,企业不可能禁止用户手动划船,只允许乘坐昂贵的快艇到达岛,但为了赚更多的钱,运营商必须设置各种方式,各种服务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增值服务和普通差异化的关键是差异化。
差异化并不像区分这两种方法那么简单,关键是普通模式是否仍然对大多数用户有吸引力,增值服务和普通差距是否能诱导一些用户选择付费转型。
为了突出增值服务,减少免费模式的用户体验,可能会导致原用户的大量损失;如果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明显,那么如何吸引用户支付呢? 我没有答案,但我认为我可以从用户认知开始。
未来的增值服务支付模式必须趋于个性化和模块化。
比如爱奇艺会员,我只想看一个VIP电影,那我现在至少要开一个月VIP,但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放弃,所以他们不得不向朋友借钱。
对于这个需求场景,如果更改为:付1元,即一个VIP电影有一个月的观看权限,会更好吗? 五、推荐 推荐已经显示在用户获取的第一部分,我认为控制场景更重要。
本文由 @未来我不用等我。
去年今天的运营文章 2020: 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0) 2020: 底层逻辑:内容平台操作方法论(0) 2020: 第一次尝试在卢松松博客上做广告:预计将带来近10个W的收入(0) 2020: 案例拆解 | 我们是如何获得客户2000的引流课的(0) 2020: 如何操作视频号? 引流 推广 变现?(0) 这篇文章是在未来转载的。
我不必等我。
本文的观点并不意味着爱情运营的立场。
请联系原来的来源。
如果内容和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情运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