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短链接生成工具
链接域名
短网址有效期
产品经理应如何抓住用户情绪来做好产品工作?
更新时间:2025-5-4 11:25:01 作者:爱短链
我们需要学习一些成熟学科的知识,其中我认为心理学和经济学对产品工作最有启发性。
为什么要学心理学和经济学?首先要了解产品工作的本质,一句话就是帮助公司盈利。
事实上,大多数职位都在帮助公司盈利。
产品经理如何从自己的角度完成这项工作?产品经理应将公司的整体能力集中在产品中,并向用户提供产品中包含的效用,作为交换用户将给企业资金或其他企业所需的价值。
因此,产品是企业与用户交换价值的桥梁,产品经理是联系用户和企业的接口人。
每个产品经理都有两个身份。
在对待用户时,产品经理是企业的发言人;产品经理在参与企业内部生产活动时,成为用户的发言人。
2.用户和系统 从这个角度来看,产品经理一方面需要向企业表达用户的真实需求,另一方面也需要代表企业的利益,所以用户和系统是产品经理必须同时拥有的两个视角。
用户的视角很容易理解,即理解用户,理解用户的需求和偏好,并能够预测用户的行为。
需要强调的是,产品经理不仅需要了解用户的行为,还需要了解用户行为背后的逻辑,这也是本文的内容。
系统的视角是考虑如何设计产品的内部规则,以及如何设计产品与外部联系的规则,这可能不容易理解。
扩展是以下问题: 如何分配产品内部资源,保持产品生态良好运行?前面的文章说,产品是一个生态系统。
有不同的角色和资源。
如何分配资源,协调各方利益,不断增加产品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如何界定产品系统内部的成本和责任? 2.产品的利润从何而来?是为用户提供新的价值,还是用更高效的商业模式取代低效的商业模式? 3.在整个产业链中找到产品本身的定位,如何处理与上下游的关系? 这些问题实际上是之前经济启示录中需要讨论的问题。
我们说,产品经理实际上可以从经济规律中学习,以最大化产品的效率。
用户和系统是产品经理必须同时兼容的视角。
如果只有用户,企业就无法生存;如果只有系统视角,就无法理解用户,产品也不能用户使用。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写一系列的心理启示录文章。
今天,让我们来看看用户决策模型,谈谈用户行为背后的本质逻辑。
了解用户的情绪 1.情绪是行动的能量 我不知道你是否有健身和减肥的冲动。
回想一下减肥的想法是如何产生的。
我想大多数人在一瞬间就有了减肥的想法,在一瞬间就受到了刺激,可能是看到同性健美的身材,被异性吸引,对现状不满,或者看到之前的照片。
而且我猜大部分人最后都没有坚持下去,半途而废。
因为健身实际上是一种反人类的行为,人类的本性是尽可能多地储存能量,而不是消耗能量,健身是抵制自己的本性,所以这是非常困难的。
那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减肥呢?其实从减肥到放弃,总有一条线索贯穿始终,那就是情绪。
当我们接受某种刺激,产生强烈的情绪,渴望改变现状,期待减肥后的自己。
这种情绪实际上是促进人们行为的能量。
在情绪的作用下,我们在短时间内克服了自己的本性。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最初的情绪逐渐减弱,直到有一天情绪能力不足以帮助我们克服自然,我们才放弃。
你看,情绪从头到尾都在减肥的背后起作用。
场景 几乎每个产品经理都在谈论场景。
不管场景对产品工作的意义有多强调,但所有产品经理真的理解场景的意义吗?我想肯定会有人说场景是谁在哪里做的。
如果你这样理解,你真的会忽略场景最重要的意义。
场景的核心是在某种情况下触发用户的情绪。
为什么产品经理要研究场景,以推断用户的行为。
正如上面所说,情绪是促进用户行动的能量。
为什么用户在某个场景中有某种行为?这是因为场景触发了用户的某种情绪,情绪促进了用户的行为。
因此,推测用户行为的关键在于了解什么样的场景会触发用户的情绪。
只有了解了这一点,产品经理才能有针对性,构建正确的场景,得到想要的用户行为。
这可能不太生动。
让我们以内容电子商务为例。
有一天,我躺在沙发上玩手机,不小心看到一段视频,一个看起来简单的女孩正在采摘桂花,我认为这是另一个外表水平的网络名人。
然而,她接下来把采摘的桂花做成了酒糟,然后一步一步地记录了如何将酒糟发酵成桂花酒的过程,最后一个在充满江湖色彩的背景下了酒。
这激起了我的感情,买了两瓶。
这是场景。
事实上,这种酒的价格并不便宜,味道也不一定好。
如果我突然想买酒,我会去淘宝搜索。
此时,桂花酒的性价比没有优势。
在那段视频中,我感受到了一种悠闲的氛围。
这一幕激发了我的感情,我忍不住买了两瓶。
今年回家,发现爸爸在抖音上买了一堆东西,我很好奇,要知道爸爸以前对网购的态度很谨慎。
我父亲告诉我,事实上,他对这些东西没有需求,但看视频很容易觉得这些商品很棒,毫不犹豫地下订单,即使他被骗了两次。
我不禁感叹,视频基本上会取代文本的内容形式,因为它更接近人类接收信息的方式,更容易引起人类的情感共鸣。
2.几种重要的情绪 当然,人类的情绪是非常丰富的,但通常只有几种情绪可以直接促进用户的行为。
(1)、恐惧 首先要理解的是恐惧。
在《品牌洗脑》一书中,作者讲述了品牌如何利用恐惧来煽动全球市场。
由于当年禽流感爆发,2009年洗手液品牌普瑞来的销量飙升50%,普瑞来利用这一点制造用户焦虑,暗示用户洗手液能有效预防禽流感。
但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强调用肥皂或酒精清洁手部,没有证据表明洗手液的保护效果更好。
恐惧很容易引起人们的非理性行为,生物学家也证明了恐惧会使人本能地想要逃避。
当用户面对恐惧时,他们会有强烈的时空感,渴望找到任何东西来帮助他们抵抗恐惧,这也被称为心理按摩。
因此,如果你的产品能帮助用户抵御恐惧,那么它至少是一种不愁销售的产品。
(2)、愤怒 愤怒也是一种强烈的情绪。
你应该有这样的感觉。
如果用户认为产品很好,他们不会给予任何好评,但一旦产品引起用户不满,他们就会收到像潮水一样的坏评论。
因为愤怒比快乐更强烈,更容易促进用户的行为。
事实上,现在几乎所有的产品都有反馈入口,但它被使用的概率和频率都很低,那么为什么还需要做这个功能呢?虽然用户通常有一些不愉快的地方不会反馈,但一旦他们感到愤怒,他们肯定需要发泄入口。
所以这个功能一方面可以收集宝贵的东西bad case,另一方面,愤怒的用户安抚愤怒的用户。
用户什么时候会生气?当产品不满足他们的期望时。
每个人都希望事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
如果人们对某件事有期望,一旦事情的发展偏离了他的期望,他们就会感到沮丧或不快乐。
当偏差太大时,他会感到愤怒。
因此,如果用户对产品没有期望,他就不会生气。
只有当用户的期望不满足时,他才会生气。
(3)快乐、期待、渴望 这三种情绪实际上是一种情绪,但程度不同。
如果一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他就会感到快乐。
例如,躺在温暖的床上,温度舒适。
当我们刷抖音时,我们感到快乐,不需要思考 高密度的包袱,让我们不想离开,不断滑向下一个视频。
当我们知道一个产品可以让我们感到快乐,但不能立即得到它时,我们的情绪就是期望,或期望。
如果一个产品给用户带来了一定的效用,用户自然会期待它,在这种情绪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购买行为。
有很多女孩买护肤产品,真的是为了效果,我认为大多数女孩知道护肤产品的效果是有限的,但仍然忍不住期待买一些效果。
欲望是一种比预期更强烈的情绪,短期内对某种产品有强烈的需求,不愿意等待,立即想要。
这种情绪通常是由于需求被抑制了太久,或者产品可以给用户一个确定的效果。
我认为最合适的例子是游戏。
为什么总有人愿意在游戏中花很多钱,因为游戏世界不像现实那么复杂。
只要你愿意充电,你就能得到非常确定的效果。
在这种奖励的持续刺激下,用户会感到强烈的上瘾感。
游戏玩家将继续渴望变得更强大,并投入大量资金。
用户会为游戏付费,但不会为短视频付费,因为欲望比快乐更强烈。
(4)用户能量模型 了解用户的情绪,就能理解为什么用户来一个产品,为什么离开。
我总结了用户能量模型来分析用户保留的原因。
假设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能量条,能量条的初始值根据用户来到一个产品的目的而有所不同。
如果他打开它是因为他听说一个产品更好奇,那么初始值相对较低,用户看一点,如果产品没有移动他们可能会离开;如果他是由朋友推荐的,期待这个产品,那么能量条的初始值相对较高。
当用户第一次来到一个产品时,能量条是满的。
随着产品的慢慢体验,如果你感到快乐,能量条会增加一点;如果你感到不舒服,能量条会减少一点;如果你特别生气,可能会直接清除0。
当用户的能量条耗尽时,用户将完全离开产品。
3.情绪的作用会逐渐减弱 情绪的作用不是永久性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减。
通常当用户只是接受刺激来产生情绪时,情绪是最强烈的,情绪会慢慢减弱,直到消失。
这是因为人类自身的心理防御机制,也被称为跑步机效应。
就像一开始说的减肥的例子一样,第一天通常是最有动力的,慢慢放松,直到最后放弃。
那么,为什么用户在责骂产品时会忍不住使用它呢?因为愤怒也会下降,如果一个产品真的有吸引用户的地方,即使它曾经激怒过用户,也有恢复的空间。
只要用户的愤怒消散了,他们仍然愿意回来使用它。
产品离用户消费终端越近越好 正是因为情绪会继续下降,所以即使用户看到一个广告,这种刺激也不会持续太久。
从广告到用户消费,没有多少步骤意味着部分订单的丢失。
至少互联网产品仍然有优势,许多快速消费品依赖于超市销售,用户在电视上看到广告后,很可能在去超市之前就不想买了。
以美即面膜为例,美即面膜从商店开始,快消品最常用的竞争手段是广告。
但美即早期销售额只有2000万,能投入广告的资金非常有限,因此美即选择了一套拦截终端的打法。
过去,快速消费品的广告都是在电视上做的,但用户从家到超市的距离很长。
他们很可能一到超市就忘记了在广告中看到的东西。
美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广告直接放在超市里,用户刚看完广告,想买的欲望肯定是最强的。
所以很多用户去洗护用品区,被美拦截。
依靠这套打法,美即在12年内如火如荼,年销售额可达13亿港元。
人脑中的双系统 心理学家卡尼曼在他的书《思考,快与慢》中说,人类的大脑活动有两种模式。
系统1是快速思考,代表人类的本能和习惯,消耗更少的资源和快速启动;系统2是慢思考,代表人类的逻辑和理性,消耗更多的资源和缓慢的启动,是一种有意识的思考。
现代人有很多信息要处理,所以慢系统处理是不现实的。
事实上,95%的行为是由快速思考直接产生的,只有5%是人类有意识的行为。
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用户什么时候想快,什么时候想慢。
事实上,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并不想去想,对于绝大多数的信息也是选择性的忽略。
因此,在设计产品时,必须使过程简洁明了,完全不需要思考,依靠习惯和本能来完成。
例如,当我们在外卖软件下订单时,你能回忆起中间有多少步骤吗?这个过程不需要考虑,因为每一步都意味着失去的可能性。
但也有一些信息需要调用用户的缓慢思维来处理。
例如,用户在购买商品之前可能会更加谨慎,并仔细查看商品详细信息页面。
此时,产品应主动提供用户需要的信息,以帮助用户做出决策。
强大的产品经理非常了解用户的本能和习惯,并利用这些本能创造一些心理陷阱来干扰用户的价值判断,如锚定效应、损失规避等。
三、用户决策模型 上面提到的情绪是促进用户行动的力量,那么用户在产品中的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最终如何促进用户的决策呢?这也可以用一个更详细的公式来概括:用户偏好 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