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短链接生成工具
链接域名
短网址有效期
PRD:微信朋友圈文字折叠功能
更新时间:2025-5-1 12:25:39 作者:爱短链
作为互联网小白,抱着走进产品社区的心态。
以下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撰写微信朋友圈文本折叠功能需求文档。
该文档是从文本折叠功能满足用户需求的角度编写的,或在微信朋友圈文本折叠功能启动后将需求文档推回。
虽然部分已经写好了PRD,但抱着第一次投稿的心态,话不闲聊,直奔主题。
一、产品简介 微信是一款全方位的手机通信应用,可以帮助你轻松连接全球朋友。
微信可以群聊,视频聊天,和朋友玩游戏,和朋友圈分享生活,让你感受到清新的移动生活方式。
微信官员为什么要使用微信?给出原因:与朋友分享每一个美好的时刻,记录你的生活。
-产品介绍来自App Store。
1.1 平台定位 通过微信的官方介绍,微信朋友圈的定位关键词是:朋友、分享、自己、生活。
从平台层面来看,平台定位可以从商业价值和用户价值两个方面来解释文本折叠功能。
商业价值 微信朋友圈将向用户展示高质量的广告,如Python每天学习。
一开始微信是工具社交软件,后续通过高质量的广告提升产品的商业价值(间接)。
与其他低门槛广告相比,它也有利于用户对平台的良好感知。
朋友圈的朋友可以在同一广告下大拇指、评论和互动,但也增加了用户的粘性。
微信业务和企业的营销广告和垃圾广告将影响用户体验,甚至降低平台的商业价值。
用户价值 该平台旨在为用户创造一个轻松、原创的朋友社交环境。
在线朋友圈的文本折叠功能可以适度净化朋友圈,减少营销内容的屏幕主导行为,提高用户体验;它还可以展示更多的原创和有价值的内容,为平台争取更多的用户时间。
1.2 内容类别 用户朋友圈的展示内容主要分为四类: 微信官方广告; 第三方(微信业务和企业用户)营销广告除平台外; 分享你认为好的,但不是原创内容; 用户原创内容。
1.3 用户分群 朋友圈的用户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和五类(这里不考虑微信平台经理): 1.4 上线后影响 第1类用户 发布者-原创-将编辑好的内容粘贴在朋友圈发布处。
由于用户习惯于在朋友圈以外的场景中编辑文本,在线文本折叠功能可能被误判为非原创内容并折叠显示内容;会影响这些原创用户在朋友圈场景中的感知和体验,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2类用户 发布者-原创-直接在朋友圈发布处编辑内容。
由于用户是原创的,直接在朋友圈发布,在线文本折叠功能可能对这些用户没有太大影响;并将体验平台保护的氛围,在激励这些用户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平台即兴创作的氛围。
第3类用户 出版商-非原创-出于利益动机粘贴现有内容。
出于利益考虑,这类用户通过各种营销内容和广告在朋友圈刷屏,达到盈利目的。
文本折叠功能启动后,会对这类用户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文本内容会折叠成一行或部分折叠,降低了营销内容的传播效果。
第4类用户 出版商-非原创-出于简单分享的粘贴转发。
这类用户主要基于分享的动机,在朋友圈中与朋友分享他们看到的好内容。
该功能启动后,可能会影响此类用户的使用体验,并认为该平台限制了用户的权利。
第5类用户 浏览者-浏览朋友圈 在线文本折叠功能后,它将轻微净化用户的朋友圈,为用户创造一个轻松的浏览环境。
目前,用户时间分布分散,在线功能可以更多地展示原创、有价值的内容,改善用户体验。
二、文档综述 2.1版本修订记录 2.2 PRD输出环境 三、需求概述 3.1 背景现状 目前,微信朋友圈的媒体属性越来越强。
微信用户朋友圈的展示内容大多是微信业务和企业的宣传和营销广告。
一方面,它导致了用户朋友圈内容的屏幕主导行为,利用一套统一的文案广告占据了朋友圈的宣传;另一方面,也有更多的朋友圈直接复制他人的内容,发送到他们自己的朋友圈。
基于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朋友圈原始内容氛围的良性循环。
此外,用户的时间现在是碎片化的。
微信朋友圈作为熟人社交,用户想看到的是微信朋友发送的真实感受、有价值的文章等精彩内容,记录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机械化的广告营销文案。
朋友圈营销内容的严重霸屏现象和长篇大论的垃圾内容与平台的定位不一致,致力于打造与朋友分享每一个精彩瞬间,记录自己的生活,降低用户体验,降低用户对平台的粘性。
3.2 需求目的 为了改善上述现象,从用户的角度,限制非原创内容(包括微信业务和企业营销广告、垃圾内容、复制粘贴他人朋友圈),呈现文本折叠效果;能有效改善营销、垃圾内容屏幕行为,鼓励和保护氛围;为用户创造轻松的朋友社交环境,适度净化朋友圈,提升用户体验;能向用户展示更多原创、有价值的内容,为平台争取更多用户时间。
四、用户角色描述 五、需求概述 5.1 功能流程图 流程图基于发布用户和浏览用户,将逻辑文本内容的原则设置为基于微信数据库和粘贴行为,判断内容是否复制;逻辑设置为两个判断是否超过6行和200字;判断非复制内容是否超过6行。
5.2 功能摘要 六、需求详细说明 6.1 朋友圈文字折叠功能 界面原型: 注:原型图分为两部分:复制内容和非复制内容。
6.2 需求描述 6.2.1 场景1 作为【第一类用户】发布者-原创-将编辑好的内容粘贴在朋友圈发布处,后台判定为复制内容。
功能描述: 如果显示不超过6行,则内容全部显示。
如果显示超过6行,但不超过200字,内容部分折叠,全文按钮出现在文章末尾的左下角。
单击以显示全文。
同时,文章末尾的左下角显示关闭按钮。
单击后,它仍然显示部分折叠效果,显示内容为5行。
【如果显示超过6行,也超过200字】,内容【折叠成一行显示,背景颜色为灰色,点击一行文本,跳转文本详细信息页面】。
6.2.2 场景2 作为【第二类用户】发布者-原创-直接在朋友圈发布处编辑的内容,后台判定为原创内容。
功能描述: 如果显示不超过6行,则内容全部显示。
如果显示超过6行,内容部分折叠,全文按钮出现在文章末尾的左下角。
单击以显示全文。
同时,关闭按钮显示在文章末尾的左下角。
单击后,它仍然显示部分折叠效果,显示内容为5行。
6.2.3 场景3 当用户作为第三类用户出版商-非原创-出于利益动机粘贴现有内容时,后台将其判定为复制内容。
功能描述: 如果显示不超过6行,则内容全部显示。
如果显示超过6行,但不超过200字,内容部分折叠,全文按钮出现在文章末尾的左下角。
单击以显示全文。
同时,文章末尾的左下角显示关闭按钮。
单击后,它仍然显示部分折叠效果,显示内容为5行。
【如果显示超过6行,也超过200字】,内容【折叠成一行显示,背景颜色为灰色,点击一行文本,跳转文本详细信息页面】。
6.2.4 场景4 作为【第四类用户】发布者-非原创-出于简单共享的粘贴转发现有内容时,用户被后台判定为复制内容。
功能描述: 如果显示不超过6行,则内容全部显示。
如果显示超过6行,但不超过200字,内容部分折叠,全文按钮出现在文章末尾的左下角。
单击以显示全文。
同时,文章末尾的左下角显示关闭按钮。
单击后,它仍然显示部分折叠效果,显示内容为5行。
【如果显示超过6行,也超过200字】,内容【折叠成一行显示,背景颜色为灰色,点击一行文本,跳转文本详细信息页面】。
6.2.5 场景5 作为【第五类用户】用户浏览朋友圈: 功能描述: 点击全文按钮,点击显示全文,并在文末左下角显示收起按钮。
单击收起按钮,仍呈现部分折叠效果,并显示5行内容,同时在文末左下角显示全文按钮。
点击–折叠成一行,背景为灰色文本后,跳转内容详情页面。
七、风险分析 八、数据统计及效果评估 8.1 数据需求 点击/页面曝光微信朋友圈内容编辑入口,弹出窗口【拍摄】,【从手机相册选择】,【取消】点击量。
微信朋友圈发布文字编辑页面/页面曝光。
微信朋友圈发布文字页面,取消按钮点击量。
朋友圈内容的展示效果是折叠成一行,部分折叠,全部展示的数量和部分折叠–全文、收起按钮点击量出现在文末左下角。
用户每天停留在朋友圈的平均时间。
8.2 效果评估 朋友圈发布的数量用于衡量该功能是否会降低用户发送朋友圈的频率。
朋友圈内容全部显示比例=朋友圈内容全部显示的数量/朋友圈发布的数量用于衡量该功能是否会增加原始发布的比例,并在鼓励原始发布方面发挥作用。
然而,由于显示的内容可能不是原始内容,也可能不是所有原始内容,因此该机制并不先进。
朋友圈占时间的比例=用户每天停留在朋友圈/微信平台的平均时间,以衡量该功能是否可以作为平台,增加用户粘性。
九、思考这个功能(欢迎留言拍砖) 该功能上线后,用户和(出版商、浏览器)从平台角度思考如下: 发布者 优点: 限制非原创内容(包括微信业务、企业营销广告、垃圾内容、复制粘贴他人朋友圈),为用户创造鼓励原创的氛围,体验平台保护和积极激励,促进原创氛围的良性循环。
缺点: 在朋友圈发布处复制编辑原创内容或简单共享复制转发的非原创用户的用户可能会减少使用朋友圈的体验; 折叠功能的机制不清楚,也没有传达明确的规则,导致用户在发送原始内容时感到困惑,这也是对原始用户的一种伤害。
浏览者 优点: 轻轻净化用户的朋友圈内容,为用户创造轻松有价值的浏览环境。
缺点: 作为熟人的社交工具,大多数用户都有强烈的选择朋友圈内容的意愿。
该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用户选择朋友圈内容,干扰了用户对朋友圈的选择,无法实现发送朋友圈的真正自由。
平台 优点: 旨在为用户创造轻松原创的朋友社交环境,适度净化朋友圈,减少营销内容屏幕霸权,提升用户体验; 可以向用户展示更多的原创、有价值的内容,为平台争取更多的用户时间; 微信自有广告的曝光率相对增加,平台的商业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缺点: 与屏蔽朋友圈功能相比,折叠功能的效果并不理想。
原创保护机制不先进,根据是否复制粘贴来判断内容是否即兴创作是不合理的。
很难把握朋友圈文字的折叠程度,或者是用户发布内容的门槛。
朋友圈的媒体属性越来越强。
因此,很难衡量这个功能是否真的能从根本上改善营销刷,鼓励即兴创作,是否真的是用户需要的功能,需要市场检验。
建议微信可以在用户浏览侧设置类似是否不看别人朋友圈的动态的独立选择,减少对用户朋友圈显示内容的强烈干扰,增加用户对朋友圈内容显示的自我控制。
此外,微信推出该功能后,出现了防止文本折叠的输入方法(搜狗、讯飞、百度等输入方法)和提示。
这应该是微信与输入法公司之间的对抗。
微信似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才能真正做好这个文本折叠功能。
对于需要优化新产品或在线产品的功能,需要真正进入用户研究,深入挖掘和分析研究数据,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使大多数用户对功能和产品感到满意。
特别说明:本网站的主要目的是收集与互联网运营相关的干货知识,为运营伙伴提供便利。
本网站收集的公共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用户的贡献,这并不意味着本网站同意其观点,也不对网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