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短链接生成工具
链接域名
短网址有效期
电商快递“量变”转“质变”的多维度探讨
更新时间:2025-5-8 18:19:30 作者:爱短链
自今年以来,快递公司的涨跌与其业务量的增长密切相关,特别是最近的积极和消极表现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核心基础。
这篇文章我们进一步正确「量」讨论,从三维理解定量变化到定性变化:第一维度、规模经济-成本下降-成本优势-领先集中;第二维度、数量-成本学习曲线;第三维度代、业务量要求进入定性变化阶段。
第一维度:规模经济-成本下降 ,成本优势-领先集中 1.1 电子商务快递行业是典型的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的行业 (1) 快递公司的成本构成 通达是快递公司在快递业务中的成本构成,通常分为面单、运输和转运中心的成本。
以a股成本优势最为领先的运达股份为例,2018年公司单票成本为1.22元,其中面单成本为0.002元,中转成本为0.38元,运输成本为0.83元。
进一步拆分转运中心:装卸扫描0.15元、折旧摊销、办公租赁0.14元、人工0.07元、其他转运成本0.03元,分别占38%、35%、18%和9%。
运输(68%)、装卸扫描(12%)、折旧摊销(租赁)(11%)、人工(6%)、其他转运(3%)3%)、面单(0.2%)。
(2) 快递公司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 面单成本:随着电子面单普及率的不断提高,如云达18年电子面单普及率已达97.7%,面单成本也降至极低比例。
转运中心成本:折旧摊销(租赁)成本占35%,是典型的固定成本。
当产能不扩大时,单票成本自然会随着业务量的规模而稀释。
运输成本:业务规模的扩大和装载率的提高也会降低单票成本。
因此,快递是典型的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的行业。
通达公司于2016年上市。
16-18年,运达单票成本下降17%领先,中通和圆通均下降16%,申通仅下降4%。
其中,运达2018年业务量增长117%,单票成本下降17%,单票运输成本下降13%,转运成本下降20%。
从2014年到2018年,在各公司成本领先的中通学习过程中,单票成本的绝对值正在缩小。
比如第一次学中通的韵达差值收敛到0.11元,申通和圆通分别有0.48和0.56元的成本差距。
1.2 降低成本有助于降低价格 性价比是电子商务快递的核心竞争力。
电子商务快递企业的理想良性量价循环是:降价→业务量增加→单位成本下降→降价。
因此,降低成本是促进价格下降、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源泉。
从行业单票收入来看,自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以来,从2009年25.8元降至2018年11.9元,连年降至2019年上半年12.2元,同比降至1.6%,是近十年终端价格的最低降幅。
行业价格的下跌反过来刺激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看,从披露数据来看,单票价格的下跌与成本趋势基本一致,但从单票毛利的角度来看,呈现下降趋势。
通达部平均单票毛利从16年0.62元降至0.53元,降至14%。
1.3 整个通达系构成了护城河的成本,从而促进了领导者的集中 我们分析说,快递业是一个典型的规模经济产业,并受益于技术进步。
过去的竞争是价格下跌的过程,成本优势逐渐成为核心竞争优势。
在我们之前的报告中,通达系统已经构成了一条具有成本优势的护城河。
龙头集中趋势明显:通达系市场份额16年后见底回升,18年加速上升。
2018年,中通市占16.8%,运达市占13.8%,圆通13.1%,申通10.1%,百世10.8%。
2019Q1.中通市占18.6%,韵达14.7%,圆通13.6%,申通10.5%,百世11%;通达市占57.5%,加百世CR达68.5%。
截至19年6月,韵达、圆通、申通的份额分别为16.3%、13.9%和11.4%,分别比18年同期增加2%.7、0.7.1.8个百分点。
将通达系作为一个整体观察,会发现:2013-2018年,CR8从80%降至16年的76.7%,再升至18年的81.2%;通达系整体市场份额从54.2%降至16年的49.3%,然后升至54%。
两者的趋势是一样的,2016年开始出现集中度上升的拐点。
一个重要因素是,通达系在2016年16月登陆资本市场,最新的中通在2016年10月上市。
在这一轮升级中,通达系的低点提高了6.7个百分点CR8.提升4.5个百分点,通达系提升超过CR8。
2019年更为明显,龙头增速远超行业。
1-6月业务量累计增速见申通(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