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短链接生成工具
链接域名
短网址有效期
产品思维:产品经理在职业早期如何快速学习?
更新时间:2025-5-4 15:02:05 作者:爱短链
为了实现早期的快速学习,我们需要从基本技能开始,关注探索/关注这两点。
页面加载速度能更快吗? 手机充电速度能更快吗? 个人成长能更快吗? 无论我们是否接受,世界都渴望快,实际发展也远远超过以往。
前段时间看到知乎发来快问题邀请:产品经理早期如何快速学习? 看下面的答案: 多锻炼研究能力、竞争产品分析能力、文档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这些答案包罗万象。
为了帮助提问者迅速成为优秀的产品经理,几乎提到了产品经理需要掌握的各个方面。
根据这些答案,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很可能会出现: 学习内容太多导致我们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这学一点,那学一点; 在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执行工作和工作熟悉度较低,导致经常加班,几乎没有时间学习; 这两个场景不仅出现在产品经理的岗位上,大部分职业前期都会有矛盾:时间少,学习多。
比如: HR学习人际沟通、组织、劳动关系、绩效考核…… 设计师必须学习设计心理学,实时了解设计趋势、色彩搭配、需求分析……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焦虑,害怕跟不上别人。
然后,市场上各种韭菜切割课程:掌握7天xx技能,一节课讲透xxx……应运而生。
其实这些课程有用吗?作为个人经历过的韭菜菜菜,大部分都没用。
这些技能需要我们一点一点地付出和积累。
当它们被简化为40分钟的课程时,它们必然会被修剪。
最后,我们可能知道,但很难知道为什么。
与职业发展初期的矛盾类似,互联网产品发展初期经常出现时间紧、资源少、想做的事情多的情况。
比如2009年,淘宝第一代营销工具面临满减、送礼、免邮、送红包、换购等需求。
但资源不允许一下子做这么多功能,所以一开始就选择满足最基本、最核心的需求,比如: 满减:满多少元减多少元,上不封顶,如满100减20,满200减40,满300减60,以此类推; 礼品:只有礼品名称用于展示,买家看不到具体的礼品外观; 免邮:可选择免邮区。
这些相似性引起了我的思考:这种产品的思维方式能用于个人的早期学习吗? 01 产品前期 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有些产品只满足了用户暂时的兴趣,虽然引起了很多关注,但最终只是昙花一现。
也许你还记得2015年爆红的足迹,现在它几乎消失了。
百度指数:足迹 相比之下,获得长期发展的产品,初始发展往往相对稳定。
在这个阶段,他们更倾向于将资源投入到基本流程的建设和用户维护中,以验证项目的可行性。
例如,从2011年到2012年,知乎刚开始创建时,只关注最基本的问答,话题也集中在互联网和创业上。
当时知乎是人们印象中的精英聚集地,只有拿到邀请码才能注册。
当知乎发现产品认知度逐渐提高,用户在产品上的活动保持在一定数量时,2013年才开通注册,确认问答轨道的可行性,迎来了快速发展。
巧合的是,张小龙在2019年微信公开课上说: 我们当时坚持的一个原则是,如果一个新产品没有获得自然的增长曲线,我们就不应该推广它,所以在前五个月,我们基本上没有推广它。
我们只是想看看微信是否对用户有吸引力?用户是否愿意自发传播它,如果用户不愿意,我们如何推广它是没有意义的。
从百度指数上也可以看出,在张小龙的带领下,微信前期增长曲线一步步稳步发展。
除了适度的推广外,早期的微信在功能开发方面也很适度,只关注用户之间的信息通信、朋友圈体验等几个基本功能。
百度指数:微信 不难发现,这些相对成功的产品,前期会脚踏实地的练好基本功,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
02 职业前期 那么,这种思维方式如何应用到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呢? 1. 基本功 让我们看两个职业的能力模型图: 在互联网行业,腾讯强大的产品影响力背后有一群优秀的产品经理,他们的产品经理能力模型图对我们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运营商方面,黄有灿给出的能力模型图如下: 这两张图表显示在不同的职业阶段,对不同能力的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一开始没有区分,大量的学习内容很容易给自己带来压力,也许是因为无法学习,导致负面情绪。
此时,我们可以参考产品开发的早期思维方式,首先奠定良好的基础,注意关键要求的能力。
以上情况更多的是主动学习过多内容带来的困惑,而有些人往往是被动成长的。
他们在入行初期几乎没有人带。
他们之所以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成长,是因为加班做项目。
他们可以学习项目需要什么能力。
在早期阶段,这种方式发展得非常迅速和野蛮。
然而,在职业生涯的中后期,由于早期基础不坚实,缺乏系统的能力,在遇到大型项目或系统工作时,往往很容易卡住。
因此,在野蛮成长的同时,不要忘记找到相应的职业模型图,帮助自己构建能力体系,有助于减少中后期的问题。
2. 探索与专注 许多公司在职业发展规划中涉及两条晋升路线:管理线和专业线。
本质上,它是为了让不同特征的人获得适合他们的发展路线。
是什么驱使人们走向不同的道路? 麦克利兰(社会心理学家)是冰山模型的提出者,认为: 我们总是习惯于用知识和技能来判断一个人的职业能力,但事实上,这些只是最肤浅的因素。
真正影响一个人职业表现的是更深层次的东西,也就是一个人「内在素质」。
这些内在素质对人的内在动机影响最大。
麦克利兰将人类最深层次的动机分为三种: 1)成就动机 做好一件事,能让有高成就动机的人感到兴奋,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们往往能尽力去完成挑战。
2)影响动机 有影响动机的人渴望影响他人,让他人在他们的控制下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他们热衷于指挥,希望带领大家前进。
3)亲和动机 在每个团队中,有高亲和力的人往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们喜欢合作,善于协调资源。
例如,在产品团队中: 更有可能是产品专家或技术专家,在专业领域非常突出; 而影响力高的人,可能是一个负责人,主导事物的发展,有着优秀的人格魅力,带领大家前进; 亲和力高的人可能更喜欢项目管理,负责协调各方的资源和关系。
在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你不妨有意识地理解你内心的动机: 在工作中,做什么会让你感到快乐? 在一份工作中,你最自豪的部分是什么? 哪些方法更倾向于解决问题? …… 这些答案可能是协调资源,努力克服困难,带领团队成员共同前进…. 不管是哪个答案,这些答案最终都会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形成一点发动机。
当发动机启动时,你需要做的是专注于向前冲。
共勉~ 作者:彬,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有一想享受,专注于阅读和分享产品经验,欢迎交流。
特别说明:本网站的主要目的是收集与互联网运营相关的干货知识,为运营伙伴提供便利。
本网站收集的公共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用户的贡献,这并不意味着本网站同意其观点,也不对网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